德州:84.8萬戶村民樂享“綠色暖冬”
德州市持續推進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優化生態環境,提升采暖質量——84.8萬戶村民樂享“綠色暖冬”。
陵城區鄭家寨鎮李廷輝村的村民用上了生物質顆粒炊事取暖爐
“實施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是改變農村傳統取暖方式、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這既是一項生態環境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綠色發展’要求的生動實踐。”近日,德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希巖介紹。隨著我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的不斷推進,今年全市又有13余萬戶居民取暖用上清潔能源。
自2017年啟動農村清潔取暖改造至今,我市通過“氣代煤”“電代煤”“生物質改造”等方式,累計有84.8萬戶村民實現清潔取暖。
“以前冬天都是點煤球爐子取暖,有時候忘了封爐子,滅了之后再點就很費勁。改造后,開關方便,升溫也快。”平原縣桃園街道張家堂村村民賀洪文家去年實現了清潔取暖,對此他贊不絕口。
據市住建局城建科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清潔取暖自2017年破題開局,2018年就入選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以此為契機,強力推進,多次召開專項會議,建立市級領導幫包制度和住建部門縣級干部包縣督導制度,舉辦招商推介展示活動,制定下發方案,明確政府補貼標準,確保“應改盡改”。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充分了解這一惠民政策。
清潔取暖改造過程中,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我市層層壓實責任,緊盯時間節點、倒排工程工期、嚴把建設質量,2021年我市以“優”等成績順利通過財政部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績效終期評估。至今,全市累計新增清潔取暖面積2620.16萬平方米。
清潔取暖的實施,促進了環境質量改善,根據測算,僅德城區每年減少散煤燃燒4.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2.5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408噸、氮氧化物排放355噸、煙塵排放6400噸,對于優化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陵城區住建局供熱服務科科長曹冬升介紹,目前全區累計清潔取暖改造6.9萬余戶,其中,前5年主要采取“氣代煤”方式,共改造5.5萬余戶,今年在學習先進地市經驗的基礎上,投資5435萬元,對12個鄉鎮、626個村的1.4萬余戶進行了生物質供暖改造。
生物質炊事取暖使用的生物質顆粒主要以木材加工產業下腳料為原料,用生物質顆粒機加工而成,屬于可再生資源。具有發熱量大、硫含量低、供熱效果好、安全環保等特點。“生物質供暖改造,戶均花費降到五六千元,居民家里溫度上去了,供暖的成本降低了。”曹冬升表示,這種方式也有助于緩解冬季天然氣供應壓力。
陵城區臨齊街道后劉泮村是試點村,有67戶進行了生物質供暖改造,村民宋雪瑞說:“爐子原價2600元,政府補貼2300元,自己拿300元;每噸生物質顆粒1300元,政府補貼500元,價格比普通煤便宜,不僅耐燒還干凈,大家都愿意用。”
“我們將重點在保運行、保安全上下功夫,強化監管,及時解決供暖存在的問題,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李希巖說。